小学生厌学心理及对策
《小学生厌学心理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厌学心理及对策(7页珍藏版)》请在文档168上搜索。
1、小学生厌学心理及对策一、小学生厌学的心理原因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目前的小学生当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在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中,影响他们心理健康,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除了生物遗传因素外,还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个体的主观因素影响学生对学习的需要来自于家长及学校的要求,小学生经历着父母、教师要学习,到我要学习的变化,是由被动到主动、由好奇到探究的过程。学生厌学,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需要的满足感受挫或丧失,往往表现为如下原因:1、父母对孩子学习目的的不良认知,2、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的影响,3、学生感到学习困难,无成就感。如果学生学习的焦虑水平过高或
2、过低,学习中成就感获得的机会较少,没有形成良好的自我激励能力,厌学的心理就会形成并加强,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其他方面,久而久之,对学习便失去了兴趣。小学生的情绪心理、行为习惯、认识能力、人格特征、自我意识等心理活动,都影响着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例如:消极的心态就可以引起学生的心理挫折,使其情绪长期处于痛苦和不安之中,还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我国,目前小学生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优越的生活条件与宽松的环境,并没有使他们的内心完美起来,因为他们没有经历生活的风雨和磨难,心理发育呈现一种不良的态势,其心理发展明显落后于生理发育。(2)家庭影响家长的生活经历与言传身教对一个小学生的影响是自始自终的,家长
3、对孩子的一些行为反应,很多时候,无形中就默认了孩子,家长过于严厉、要求过高或过于放松、要求过低都会影响到学生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另外,家长的过分保护和溺爱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第一,家庭气氛和父母榜样的影响。研究表明:宁静愉快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与气氛紧张冲突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他们的心理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后者家庭中的孩子缺乏安全感,情绪紧张焦虑、忧心忡忡,害怕父母迁怒于自己而受到惩罚,容易发生情绪和行为等问题。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社会信仰和价值观念等首先通过父母的“过滤”而传递给子女,父母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发展。第二,家庭结构的影响。家庭结构一般分为三种
4、类型:大家庭、核心家庭和破裂家庭。在大家庭中,如果隔代的溺爱和长辈对于教育孩子问题的看法不一,会致使孩子无所适从,进而形成恐慌、焦虑等心理问题。核心家庭是一对夫妇和一个孩子的家庭,在核心家庭中,虽没有隔代的溺爱,但由于年轻的父母缺乏教育孩子的经验,所以他们对孩子有时放纵,有时管教太严,宽严失当,致使孩子不知所从,这些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产生了不良影响。破裂家庭是指父母中有一人死亡或判刑监禁或父母离婚的家庭。许多研究表明:破裂家庭会对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影响其心理的健康发展。第三,亲子关系。孩子有时往往不能和父母很好地沟通,造成两代人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远,最终产生代沟。孩子希望倾诉内心的秘密,希
5、望心灵之间的交流和理解的需要得不到正常的发泄,就很可能出现心理偏差或心理障碍,严重的会损伤其人格的完整性和协调性,导致人格变态等心理问题。第四,家长对孩子评价标准的影响。现在很多家庭,把“考高分、上大学、读博士”作为衡量孩子成功的唯一标准。分数不仅成为家长评价孩子是否成功的评价标准,而且成为评价孩子的价值标准。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不顾及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不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忽视了孩子的兴趣和个性特长,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寄托于孩子身上,强迫他们学钢琴、学绘画等等,这使孩子的身心受到极大摧残。(3)学校教育的影响要求过高,往往使学生压力较大,学生的成就感不高;目前的教育教学方法也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生 厌学 心理 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doc168.com/doc/3901.html